行业新闻
国际雪橇联合会(FIL)世界杯分站赛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奥林匹克滑行中心落下帷幕,本站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参赛,其中德国名将马克斯·朗格以惊人的表现刷新了赛道纪录,而中国队在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,引发广泛关注。
作为雪橇运动的传统强队,德国选手在本站比赛中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,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马克斯·朗格以两轮滑行总成绩1分35秒287夺冠,这一成绩不仅领先第二名奥地利选手约0.3秒,更打破了该赛道保持三年的纪录,赛后,朗格表示:“这条赛道的弯道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,但我们的团队在赛前做了充分准备,今天的表现是对努力的最好回报。”
德国队在女子单人雪橇和双人雪橇项目中同样表现强势,女子组冠军由茱莉亚·陶比茨夺得,而双人雪橇金牌则被托比亚斯·文德尔和托比亚斯·阿尔特组合收入囊中,德国队教练组在赛后采访中透露,团队正全力备战明年2月的世界锦标赛,目标是包揽全部金牌。
尽管雪橇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国家队的进步有目共睹,本站比赛中,中国选手王伟在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以1分36秒845的成绩位列第12名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中的最佳排名,王伟在赛后表示壹号娱乐相信品牌的力量:“能够与世界顶级选手同场竞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我们会继续提升技术,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更进一步。”
中国双人雪橇组合李强/张磊首次闯入世界杯前15名,展现了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指出,中国雪橇队正通过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策略,聘请外籍教练并安排选手赴欧洲训练,逐步缩小与国际强队的差距。
因斯布鲁克赛道以其高难度弯道和复杂冰面条件闻名,本站比赛的多位选手因失误导致成绩不佳,美国名将克里斯·马兹德赛后坦言:“第9弯道的连续S型设计对控橇技术要求极高,稍有不慎就会失去速度。”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表示,未来可能会对该赛道部分弯道进行调整,以平衡安全性与竞技性。
雪橇装备的创新也成为焦点,德国队使用的碳纤维雪橇因重量轻、抗扭性强备受瞩目,而中国队则与国内高校合作研发新型材料,试图在装备领域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随着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的临近,各国队伍已进入备战关键期,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格力斯透露,下一赛季将增设两站世界杯分站赛,为运动员提供更多实战机会,青年锦标赛和洲际杯赛事也将扩大规模,以挖掘更多新秀。
对于中国队而言,冬奥会资格赛将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,主教练张志鹏表示:“我们计划通过参加更多高水平比赛积累积分,同时加强心理训练,帮助年轻选手适应大赛压力。”
尽管雪橇运动在欧洲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,但在亚洲仍属小众项目,国际雪橇联合会正通过“冰雪进校园”计划推广这项运动,中国、韩国等国家已建立青少年培训体系,奥地利站比赛期间,FIL还与全球多家媒体达成合作,通过直播和纪录片形式提升项目曝光度。
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冰雪旅游的兴起和室内滑道技术的成熟,雪橇运动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更广泛的参与。
本次雪橇世界杯因斯布鲁克站不仅见证了德国队的强势表现,也展示了中国队的成长潜力,在竞技体育的快速迭代中,技术与意志的较量永无止境,下一站比赛将于本月下旬移师瑞士圣莫里茨,届时选手们将在海拔更高的赛道上展开新一轮角逐。